一、基础定义与核心特性
1.1 型号解析
H1:耐候型交联聚烯烃绝缘(Halogen-free, XLPO)
Z2:双层阻燃护套(无卤低烟,符合IEC 60332-1)
Z2:抗紫外线(UV)及耐臭氧(Ozone)双重防护
K:抗扭曲设计(抗机械应力≥5000次弯曲)
通俗理解:
H1Z2Z2-K是一种专为光伏系统设计的双护套无卤阻燃电缆,具备耐高温、抗扭曲、抗老化等特性,是连接光伏组件与逆变器的“黄金血管”。
二、结构与材料剖析
2.1 分层结构
层数 | 材料 | 功能 | 厚度(示例) |
---|---|---|---|
导体 | 镀锡铜(或铝合金) | 导电(电阻率≤0.0175 Ω·mm²/m) | 4mm²截面积 |
绝缘层 | 交联聚烯烃(XLPO) | 绝缘(耐压DC 1.8kV,击穿强度≥20kV/mm) | 0.8mm |
内护套 | 无卤低烟聚烯烃(LSZH) | 阻燃(氧指数≥32)、抗UV | 1.2mm |
外护套 | 耐候型LSZH | 机械防护、耐臭氧 | 1.5mm |
关键工艺:
辐照交联:通过电子束辐照提升绝缘层耐温等级(-40℃~120℃)。
双层护套:内护套阻燃,外护套抗环境应力,寿命达25年以上。
三、性能参数与标准
3.1 电气性能
参数 | 数值 | 测试标准 |
---|---|---|
额定电压 | DC 1.5kV(最高1.8kV) | IEC 62930 |
导体电阻(20℃) | ≤4.61Ω/km(4mm²铜芯) | IEC 60228 |
绝缘电阻 | ≥1000MΩ·km(70℃) | IEC 60811 |
耐压试验 | 6.5kV/5min不击穿 | TÜV 2 PfG 1169 |
3.2 机械与环境性能
参数 | 数值 | 测试方法 |
---|---|---|
抗拉强度 | ≥10MPa(护套) | ISO 527 |
弯曲寿命 | ≥5000次(直径20D) | IEC 62821 |
耐UV老化 | 1000小时(QUV测试无开裂) | ISO 4892 |
阻燃等级 | IEC 60332-1(单根垂直燃烧) | GB/T 18380.1 |
四、应用场景与选型指南
4.1 典型应用
光伏组件串联:组件间直流连接(4~6mm²截面积)。
跟踪式光伏系统:抗扭曲特性适配旋转支架(H1Z2Z2-K 2×6mm²)。
高温环境:沙漠电站(耐温120℃型号)。
腐蚀性环境:沿海地区(护套耐盐雾≥3000小时)。
4.2 选型计算
五、国际认证与合规性
认证 | 标准内容 | 适用市场 |
---|---|---|
TÜV 2 PfG 1169 | 耐DC 1.5kV、耐UV、阻燃 | 欧洲、中东 |
UL 4703 | 耐火焰蔓延、湿热循环 | 北美 |
CCC | GB/T 33594(等效IEC 62930) | 中国(强制) |
JET | 日本光伏电缆标准 | 日本 |
六、对比其他光伏电缆
型号 | H1Z2Z2-K优势 | 局限性 |
---|---|---|
PV1-F | 抗扭曲性更强(K设计) | 成本高10%~15% |
PV-WIRE | 更适合美国UL标准 | 无双层护套,耐候性弱 |
PV-YJY | 铠装可选(直埋防护) | 重量大,不适合架空 |
七、施工与维护要点
7.1 安装规范
弯曲半径:≥6×电缆外径(如外径8mm→半径≥48mm)。
固定间距:水平敷设≤1米,垂直敷设≤0.5米。
接地要求:金属支架需与电缆屏蔽层共接地(防静电)。
7.2 常见故障
护套开裂:长期紫外线照射+低温脆化(选耐寒型H1Z2Z2-K -40℃)。
导体氧化:铝芯电缆接头处需镀锡处理。
八、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集成光纤测温(如H1Z2Z2-K-FT型号)。
轻量化:铝合金导体+薄壁护套(重量降20%)。
环保化:生物基护套材料(可降解)。
九、总结速查表
维度 | H1Z2Z2-K特性 |
---|---|
核心优势 | 抗扭曲、双层护套阻燃、耐候性极佳 |
适用场景 | 跟踪式光伏、高温/高湿环境、长寿命电站 |
成本 | 比PV1-F高10%~20%,但维护成本低50% |
国际兼容性 | 通吃TÜV/UL/CCC认证,全球项目通用 |
选购口诀:
“光伏选线莫轻视,H1Z2Z2-K四要点——耐压够、截面积足、护套双、认证全!中晨线缆:1355416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