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南方著名民间瓷窑。窑址在江西吉安永和镇。隋至宋,吉安称吉州,故名。又因烧造地点在永和镇,也称“永和窑”。永和窑产品胎质有"似陶非陶"的特征,因胎土中含砂较多,使胎质粗松、吸水率高,粗看似陶,击之有金属声,成为区别其他窑口的显著特征。集北宋各窑制瓷技术之大成,是永和窑对中国陶瓷发展史的重要贡献。永和窑以黑釉瓷和彩绘瓷为代表,黑釉瓷中的各种釉斑、木叶纹、刻花和剔花等独树一帜,尤具特色。从南宋起,永和窑的黑釉窑变瓷器深受各国欢迎,成为外销瓷的主力军,这在世界各国的考古发现和藏品中可见一斑。
永和窑褐彩海涛纹连座炉
宋时八大民窑之一,窑址分布在赣江两岸数十公里范围内,主窑场有永和窑、临江窑、吴家窑等。其中永和窑规模最大,品质最佳,密布在永和镇西侧的二十四座窑岭日夜窑火不熄,而吉洲窑整个窑系有一千二百余年的烧造历史。
吉州永和窑秋实纹梅瓶
吉州窑的特征:
第一,吉州窑的瓷土主要来源于赣江对岸的鸡岗岭和窑场周围。生产就在江边的沙丘地上,使得砂粒大量混入瓷土,因而胎质中含砂量大,导致胎质粗松吸水力强,粗看似陶,但敲之具金属声。这是由吉州博物窑的生产环境所形成的个性特征,因而成为了区别其他窑口的显著特征。
由于胎泥含砂量高,修胎时往往发生阻刀、跳刀现象,在器底及圈足内能清楚地看见跳刀痕。而胎体表面留下波浪痕经施釉后,其痕迹虽有所减弱,直面观测不易发现,但用手触摸胎表仍可以感受到呈竖条形的起伏,在适当的角度侧视,肉眼可见呈竖条状的釉层挂附不匀等肌理现象。
吉州窑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开始挖白土做瓷器。由于永和白土含氧化铝仅23%,只要窑温达到1250度左右(上下20度),就可以使白土烧结为瓷。吉州窑人对于使用白泥生产瓷器是驾轻就熟的。永和镇地下的白土由于含氧化钾较高,生产的瓷器偏灰色,不适宜生产优质瓷,因此吉州窑生产优质瓷的白土主要来自于外地。据《青原山志》记载,吉州窑从青原山鸡冈岭挖取白土,自五代就已经开始了。元代吉州窑白土来源没有重大突破。根据永和镇民间流传的断土说来分析,永和镇的白土没有断绝,实际上至今仍可以挖到白土,所以断土指的是优质白土断绝了来源。在优质白土每况愈下之际到完全断绝来源这段时间,吉州窑人为了节约优质白土,唯一可采取的办法就是覆烧,籍此把瓷胎做薄,节省原料。
宋吉州永和窑木叶纹盏
第二,吉州窑的黑釉瓷器因上釉稀薄,受釉冷得快、胎冷得慢的温差影响,几乎所有的黑釉窑变瓷的釉面在放大中镜下均可看到不规则的冰裂现象。
第三,因上釉稀薄,在阻刀、跳刀所造成的轻微起伏处,釉料难以挂附均匀,可以看到波浪起伏的釉面肌理;也正因为上釉稀薄,坯胎吸附过多,釉面形成许许多多肉眼无法看见的缺釉毛孔,显得粗糙干涩,有如“雨花石”见水就亮的特质,因为水会迅速填满缺釉毛孔,使釉面浑然一体,自然就晶莹剔透了。
南宋(1127~1279) 吉州窑黑釉褐斑盏
第四,碗、盘、壶的底足在唐末五代是玉璧足饼底、矮圈足为主;到了北宋前期则发展为高圈足、大圈足,中后期又为矮圈足:至南宋早期演变为假圈足,中期圈足直径逐渐缩小,并在圈足外斜削一刀,再在近足处横旋一刀,形成外观似圈足的形状;
第五,以黑釉瓷施釉为例,受烧造技术的影响,北宋以前的黑釉瓷为防止釉粘连,保证成品率,均施半截釉;南宋前期,由于垫圈的出现,固定了叠烧器物之间的间隙,能较好地防止釉粘连,形成了除圈足外略显稍许胎,即釉不及底的形态:南宋中期以后,由于较准确地掌握了垫圈厚薄规律,形成了除圈足内无釉,器内外施满釉的形态。这些都是吉州窑产品“多露胎骨”的原因,也是其断代特征之一。
南宋吉州窑绿釉印花高足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