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
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绞",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更使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
·历史回眸·
·东晋
扎染工艺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追考。据记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即是1957年出土于新疆阿斯塔纳地区的东晋扎染织物。出土织物色彩鲜艳,花纹为排列规则的小菱形纹,由此也可看出东晋时期的扎染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了。
·唐代
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为美化服饰而出现绞缬的纺织品自然大为流行。唐代诗人薛涛在其《海棠溪》中一句“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把扎染后的丝绸与海棠相媲美,表达了扎染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水平及审美标准。除了诗歌赞美外,唐三彩、绘画、壁画等艺术形式也随处可见扎染在民间的“记忆”。值得一提的是,盛唐时,我国的扎染技术传入日本等国,日本如获至宝。在日本的东大寺内,至今还保存着我国唐代的五彩绞缬。
·宋代
(宋代《大理国画卷》)
北宋时期,因为扎染制作复杂,需要耗费大量人工,朝廷曾一度明令禁止。但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仍保留这一古老的技艺。宋代《大理国画卷》所绘跟随国王礼佛的文臣武将中有两位武士头上戴的布冠套,同传统蓝地小团白花扎染十分相似,可能是大理扎染近千年前用于服饰的直观记录。
·明清
到明清时期,我国织造技术的得到空前发展,在江南地区形成了“男女勤谨,络绎机杼之声,通霄彻夜”的盛况。随着制造业技术的进步,染色工艺也得以进一步提升。构图、色彩搭配都达到了更高的审美水平。在洱海白族地区甚至出现了染布行会。明朝洱海卫红布、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更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产品。
·近现代
时间的脚步来到近现代,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特别是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密集著称的周城、喜洲等大理白族地区,已然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大理的扎染显示出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与各种工艺手段一起构成富有魅力的织染文化。其产品涵盖服装、床单、桌布、窗帘、壁挂、挎包、茶杯垫、扎染布匹等250余品种,扎染花纹图案也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到2000多种。扎染旅游制品80%以上产品销往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妇女们个个在扎花,户户在入染,扎染早已成为她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切割的一部分,仿佛穿梭在苍山洱海间的蓝天白云,“大理蓝”正走出大理,走向世界。
一块白布、一卷白线、些许染料,
白蓝相间的自然气息中,
有种简单、温柔的质朴感。
如此简单,却又如此珍贵,
这是扎染,
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